国际精神康复会所认证委员会的美国的Ralph Bilby教授和加拿大会所专家Tim Sunquist一行于7月3日至6日对“希望之光会所”进行了评估与国际认证。该会所是心理卫生中心康复组与成都市青羊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创建的四川省首家精神康复会所。
自2012年起,由我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组与来自香港玛丽医院的国际会所专家邱凤贤女士、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建立了最初的“希望之光精神康复会所”,2014年开始与青羊区残联合作,会所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技术资源优势和青羊社区的地方平台优势,并且进一步获得香港嘉道理基金的支持。经过5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已经建立了符合国际要求的会所模式。会所所有运作皆根据《国际会所准则》共37条的七个主题:会籍、关系、工作日、就业、教育、会所运作、经费、管理和行政等进行会所建设,会员们在会所中发挥其特长优点,发展其工作能力,更好地学习到团队的合作与沟通,疾病管理,情绪管理等理念;会员们在会所的支持下继续完成学业或通过会所的过渡就业找了满意的工作和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专家参与“希望之光会所”的职员、会员的例行早会,了解各部门间工作情况。认听取会所领导及顾问委员介绍会所运作过程、困难及成效,介绍对职员、会员的培养;了解了会所可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了解会员过渡就业情况。会所先后将10余位职员和会员送往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精神康复医学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学习、交流与互访。
专家对该会所运行5年来,我院的支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认证专家一致认为“希望之光会所”提供的精神康复服务及运行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会所认证的最高等级,无条件地通过了本次会所国际认证。但也对会所中需要改善的地方给予建议:如通过家属开放日使家属了解家访的意义;发展小组就业,使不能完全独立工作的会员有机会参与工作等。
国际精神康复会所组织[Clubhouse International]是国际精神康复的非盈利性组织。该组织于1994年建立并推动全世界会所发展壮大,特别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就业和交流机会,促进患者的复元,具有全球先进的网络系统和最佳精神康复实践系统,是精神障碍患者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迄今为止,该机构在全球范围已拥有322个成员,分布在33个国家和地区,每年10万余名会员接受精神康复会所服务。该组织2014年获得希尔顿人道奖[Conrad N.Humanitarian Prize]。这是一项旨在帮助世界上弱势人群和最容易受到伤害者的国际奖项,每年仅会奖给一个对减轻人类痛苦做出特殊贡献的组织机构。该奖项亦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人道主义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