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教务部在华西临床教学楼214教室举办了2017学年春季学期“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改经验交流会,教学督导专家羊裔明、李钦伯、冯玉麟、邹天然教授,相关课程开设单位教学主任如黄颐、邢爱耘、聂虎、郑虹,以及来自各教学单位的课程骨干教师、专职教学岗教师、研究生助教共90余人参会交流。
春季学期我院共有51门课程72名助教协助课程负责人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改革与探索,此次参与课程交流汇报的15门课程从该51门课程中产生。这些教改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或研究生助教围绕“教学理念及设计”、“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考试改革”、“学习资源建设”、“师生互动”五个方面汇报了课程在推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方面的实施情况。其中, 急诊医学课程基于游戏式的GBL教学新模式、护理学基础课程独特的“学生反思日记”、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课程知识竞赛、情景剧、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小班化教学形式,系统整合课程将问卷星用于课程考试和教评的积极探索、医学英语论文写作(五年制)(全英文)利用英语流利说APP拓展第二课堂、神经科学模块2微信考勤等创新举措与经验亮点,为参会师生进一步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经与会专家现场评分,以下10门课程被评为2017年春季学期“探究式-小班化”优秀课程:
课程名 | 课程负责人 | 研究生助教 |
急诊医学 | 曹钰 | 谷志寒 |
护理学基础 | 张凤英 | 文信 邱楚瑾 |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 邢爱耘 | 杨阳 |
系统整合临床课程(Ⅲ)-2 | 曾静 | 刘菁 李建波 范树才 代水平 苏明连 张立丹 |
诊断学(Ⅰ)-2 | 左川 | 张敬 余刘玉 韩清 余婷 |
血液与免疫系统疾病(双语 | 吴俣 | 李军 |
神经科学模块(Ⅱ) | 商慧芳 | 魏倩倩 |
麻醉学(I)双语 | 李崎 | 王思洋 |
医学论文写作(五年制)(全英文) | 谢红 | 夏超 张润 |
儿科学(Ⅲ) | 熊英 | 李伟然 苗瑞雪 |
“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学院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学院先后改造多功能圆桌讨论教室和小组讨论教室数间、组织小班化-探究式讲课比赛、探究式教学工作坊、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示范课堂等为各课程进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