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感染性疾病中心同步开设5门课程。其中,《传染病学》《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为必修科,《传染病学概论》《感染预防与通识健康教育》为公选课,教学任务繁重。
新冠肺炎战疫期间,中心教学队伍严重短缺。教学主任雷学忠教授以及包括钟册俊医师、廖钰婵和赵静主管护师在内的多名教学骨干支援成都公卫中心;《感染病学》课程负责人白浪支部书记、刘焱斌副主任医师、王铭医师、吴东波医师、以及陈艳、银铃、江雪、冯佩路、杨旭林和胡淑华主管护师驰援湖北武汉;卢家桀副主任医师驰援甘孜道孚。
在教学队伍严重不足的条件下,感染性疾病中心通过各种创新手段,保障2020年春季学期5门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创新。
开好开“课时备课会”,落实线上开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保障感染性疾病中心的教学质量,坚决贯彻教育部和学院教务部“学生不返校、停课不停学”的决定,感染性疾病中心召开线上课前“课时备课会”,主任唐红教授落实备教、备学以及首次授课课程的具体准备工作。
第一,课程负责人李红副教授、教学秘书林蕾梳理2月24日至3月22日(校历第1-4周)期间的开课章节和内容,协助授课老师在开课前一周录制好PPT讲授视频,提前准备好其它相关在线教学资源。白浪支部书记考虑到后方教学人员紧缺,在繁重的武汉前线医疗救治工作后,深夜坚持在驻地为同学们录制PPT视频《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传染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赵连三教授2月25日讲授的《传染病学概论》提前一周录制好并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供同学们灵活安排学习;冯萍教授提前精心录制《伤寒和败血症》PPT视频,增删3次。第二,中心考虑到目前全国多所学校同时在线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可能出现卡顿、掉线甚至平台服务器崩溃等问题,将录制好的PPT讲授视频和其他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百度云盘供同学们下载。第三,根据学校教务部统一安排,课程负责人和助教建立QQ群,根据选课名单和联系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不掉队。
运用多种在线软件和《传染病防治与健康》慕课资源翻转传染病课堂教学
感染性疾病中心教学队伍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百度云盘、QQ群文件、群课堂、群接龙、问卷星等工具实现本次在线教学的教学资料发放、在线签到、在线答疑、以及在线随堂考试等教学内容。
同时,充分利用感染性疾病中心在2019年建设好的“健康川大/系列通识慕课”《传染病防治与健康》(目前选课人数累计已超3万人次)支撑此次线上教学。由于同学们课前利用教师提供在学习平台和QQ群文件的PPT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学习,在线教学老师和助教的角色不是所谓的“网络主播”,也不是把录制的PPT视频简单的搬到线上的“搬运工”,更多的是策划、引导和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讨论、相互答疑”的“课前策划人”和“课中主持人”角色,从而实现启发式的在线“翻转课堂”教学。
感染性疾病中心把“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课堂搬到武汉战疫最前线
“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是感染病学和传染病学的必学项目。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技术规范,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手卫生和规范穿脱防护服是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的关键。此次驰援武汉前线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大部分都不是感染病学或传染病学科出身,因此,在上阵战疫之前必须经院感、感染科或传染科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培训。
为了让同学们学到扎实的“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感染性疾病中心将最新精心拍摄的规范化穿脱隔离衣、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视频提供给同学们在线学习。
同时,为了让同学们真实感受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武汉最前线的白浪支部书记与传染病学课程负责人李红副教授、邓蓉护士长以及尚进、房晴晴和匡欢三位助教共同策策划并提前演练,通过QQ群课堂直播(150余名师生同时在线,整体非常顺畅)的方式,把“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的课堂搬到了武汉战疫最前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24病区)。白浪支部书记在直播中给同学们介绍驻地病区的缓冲区域划分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在这场战疫中,充足的医用物资和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技术规范,是最大限度减少医护感染,夺取此次战疫胜利的重中之重。感染性疾病中心陈艳主管护师在直播中演示了正确手卫生、佩戴口罩、护目镜(如何防雾),穿脱防护服的全过程。
白浪老师和陈艳老师在繁重的前线医疗救治工作之余,坚持在武汉驻地在线直播“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让所有同学深受感动,纷纷在课堂群留言“白老师辛苦了,陈老师辛苦了,早日平安归来”。
在新冠战疫的特殊时期,感染性疾病中心以在线模式开启教学,惟愿医学生们停课不停学,继续努力拼搏,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