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凝心聚力,抗击疫情——华西肿瘤护理人的坚守日记 2020.03.09

一、出征

2020年2月16日,华西坝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提着行李,在大家的关怀、嘱托和鼓励中,逆行奔赴“新冠”抗疫战场。

我院临时组建的跨专业63名医务人员支援成都市公共卫生中心。其中,谢玲玲和范红英护师作为肿瘤中心100多名请战护理同仁代表被组织选派支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写下请战书那刻起,华西肿瘤护理人就时刻关注疫情发展,随时准备出发。为了能安心奔赴一线,医护人员们和孩子提前沟通。范红英给7岁的女儿说:“妈妈是护士,是白衣天使,现在病毒战场上需要妈妈,妈妈随时都有可能去战斗,你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女儿虽然不舍妈妈离开,最后还是同意了。谢玲玲的女儿四岁,还是不太懂事的年纪。“丫丫,妈妈要去打病毒了,等把病毒都消灭了,妈妈就回来了”,她女儿回答:“妈妈,你去嘛,病毒害怕你们白衣天使,我在家等你......”

他们承载着肿瘤护理人的信任与期待、专业与能力,承担着作为共产党员肩上的重担,作为华西人,他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平安归来。

二、“大本营”

坐上大巴车,穿过蓉城安静的大街小巷,来不及思考已经到了“大本营”驻地。这里住着不同医院支援一线的医务人员,虽是陌生的面孔,但我们却拥有共同的目标——“待到蓉城疫情除,举杯尽醉花香处”。

匆匆放下行李,大家立即赶往“战场”——成都公共卫生中心,熟悉医院环境、工作流程,掌握穿脱防护服技能和重症患者护理技能,一起训练、学习、讨论。

得知第二天就要进病房工作,大家没有回驻地休息,不顾口干舌燥、疲劳和饥饿,一遍遍练习着穿脱防护服流程。因为不能聚集太久,医护人员们主动提出将防护服带回酒店练习。夜深了大家依旧精神抖擞地练习,酒店过道就是训练场,他们武装最好的自己准备上“战场”。

三、“战斗”

“战斗”开始了,敬业无私的使命就是我们的盔甲,精湛专业的护理技能就是我们的炮弹,精诚团结的作风就是我们坚固的堡垒。层层防护服遮盖住了我们的泪水与汗水,却遮不住我们对患者的爱心与无微不至;防护面罩遮住了我们最美的面孔,却遮不住“医者仁心”的温度。

日常工作除了给患者提供专业治疗、准备饭菜、打扫卫生、清洁身体外,更多的时间是陪伴与倾听。工作的重症病房大多数患者都是老年人,他们的故事很长且平淡,但真切的感受是期待与光明。

我们就像他们的亲人一样,当汗水模糊了双眼,我们依旧会在患者身边安慰他们。“我们是华西医院来帮助您康复的护士,请相信我们,请相信自己,我们一定陪着您战胜病魔,您要和我们一样有信心,一起等待风雨过后的彩虹”。老人们时常也会有些许小撒娇,凌晨三点钟,一位87岁的患者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对对讲机说“我想吃酸奶”,谢玲玲立即找来酸奶,之后婆婆满足地进入梦乡。

作为肿瘤专科护士,战斗中每一个细节,我们都格外关注,勤于思考。每天主动参与主管医生查房,记录梳理关注患者的重点、需要与医生交流的问题等。对于危重患者,静脉通路就是生命的通道。一个82岁的婆婆血液透析结束时,出现血压下降,而她只有外周静脉通路;一个87岁的爷爷一直使用外周静脉泵入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来自肿一病房的范红英果断给主管医生提出建议,给他们安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立即整理导管维护流程发给大家学习,现场演示导管换药及冲封管技术,规范血管通路标识,告知大家每小时查看敷料及伤口情况,有异常及时更换。

病房的重症新冠患者,高龄且长时间卧床,属于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来自肿三病房的谢玲玲作为科室的静疗、血栓小组成员,带领婆婆爷爷们做“血栓预防操”,在床上易操作,包括手指运动、手腕运动、握球运动、脚踝运动等,老人们容易理解与配合。她们都发挥着自己专业所长,用萤火微光,发光发热。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肿瘤护理人一直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取得心理咨询证书的范红英每天进病房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焦虑恐惧,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她给患者们带来了阳光与春风,患者虽承受着病痛,但被医者的专业与敬业所感染,总是面带微笑,连连道谢。

这里是新冠病房重症监护室,是“战场”,我们是一群“战士”,但这里更是一个温馨的“家”,日夜相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四、暖冬

这个冬天不会冷,我们也不会孤单与害怕,因为我们从来都不是孤军作战,一直有医院的关心与支持,有与我们共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康复师、RT、CRRT、心理治疗师。

我们在“战场”上扬长避短,相互学习,互相提醒;在我们身后更有一群时刻关心、牵挂自己的华西人。自出征那日起,科室领导小组打电话、发微信鼓励我们,像家长一样关怀备至。2月20日下午,风很大,护士长们与科室团支书带着巧克力和生活用品来看望我们,寒风吹乱了发型,护士长们冷得跺脚,但他们依然不忘细致地问候、关心与鼓励,最后在不舍中离开。

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收到公卫、华西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心和问候,不离不弃,因为爱,这个冬天不太冷,我们有信心、决心做得更好,一定会坚守战场,不辱使命,胜利归来。

作者:谢玲玲 李俊英 余春华 李红 编辑:史杰蔚 刘欢 来源:肿瘤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