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院上千名医务人员主动报名“参战”,其中160余位先后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其他医务人员则坐镇大后方,为坚决打赢四川省疫情防控阻击战而默默奉献。
在众多报名者,不仅有奋斗在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已经退居二线的“大咖”们也主动请缨。我院原中西医结合科主任、84岁的李廷谦教授,我院原内科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74岁的冯玉麟教授报名参加了电话远程咨询,已经免费为几十位患者提供了就医帮扶和指导。
战“疫”刚打响时,冯玉麟教授就积极参与了眉山洪雅县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普及科学知识,讲解防控要点,提出隔离病房的科学设置,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输出、集中专家集中救治”的原则,为当地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出谋化策。洪雅县的大小医院只要发现疑似病人,冯玉麟教授都会立即赶赴一线帮助鉴别和确诊,积极协助制定肺炎救治方案,为洪雅县把预防新冠肺炎的“关口前移”以及科学有效预防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洪雅县也成为眉山市新冠病毒零感染县。
2月中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疫情爆发。冯玉麟教授被省卫生健康委紧急召回、临危受命担任四川省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组组长、四川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首席专家。冯玉麟教授积极协调会诊专家力量的配备与补充,在原有5名呼吸、传染、重症治疗医生的基础上,新增了华西医院心脏内科、放射科专家。在近60名毕业研究生中遴选了6位留校年资高、临床功底扎实的医生组成新冠肺炎会诊讨论群,更好地协助完成对甘孜州特别是道孚县近百位疑似、确诊新冠病人的救治指导任务。
救治指导过程中,冯玉麟教授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一名77岁的老年藏族女性,因“咳嗽伴心累、气促10天”于2月15日住院,患者当时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较低,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多发磨玻璃影,住院前2天于道孚县疾控中心筛查“新冠病毒咽拭子PCR阳性”。冯玉麟教授接收病人后,多次组织专家组讨论,屡次通过我院5G会诊平台和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远程会诊中心,与道孚县医务人员进行远程视频会诊,反复查看患者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相关资料,最后断定该患者病情加重原因是重度心力衰竭,而不是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而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当地医务人员按照会诊后提出的方案给予治疗,患者在一周后就康复出院。
当前,在冯玉麟教授带领的专家组和道孚县一线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疫情的严峻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和根本好转,已从最初确诊累计80余位新冠肺炎患者下降到连续6天0新增病例,并确保了“医务人员零感染,重危病人零死亡,疑诊病人零漏诊,输入病人零增加”。预计3月中旬,已确诊的新冠病人将全部康复出院。
其实,这样的战“疫”对冯玉麟教授来说并不陌生。2003年SARS期间,他就因突出的表现得到群众高度评价和组织部门的认可,担任四川省非典防治专家组组长,先后赴凉山、甘孜、阿坝等地区开展会诊。
到海拔高的地区舟车劳顿、路途颠簸,难免会有高原反应,他都是休息片刻立即投入抗击非典第一线。但令冯玉麟教授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些,也不是与非典病人的面对面,而是赴攀枝花会诊时险些遇上飞机失事。当时,快到达目的地的飞机在高空盘旋了近50分钟,最后飞机平安落地时才知道地面上早就准备好了消防车、救护车、运输车前来救援。
他领导防治专家组昼夜奋战,在医疗物质和后勤保障存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创下了四川省“医务人员零感染、无二代病例”的历史记录,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此外,冯玉麟教授于2009年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连续10余年为省委省政府医疗决策部署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老将出马,麒麟之才,冯玉麟教授不忘的是初心,有战士的勇敢,更有医者的担当!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面前,正是因为有冯玉麟教授和越来越多像他一样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我们才感到踏实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