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请输入关键字
心脏内科:深耕生理性起搏技术,巴赫曼束起搏为患者带来“心”生机
2025.09.30

2025年9月12日,我院心脏内科举办Bachmann Bundle Pacing海峡交流活动,来自中国台湾的心血管病专家与我院心脏内科团队围绕巴赫曼束生理性起搏技术(BBaP)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与手术演示,为两岸心血管领域的技术协作与学术互鉴搭建了坚实桥梁。

from clipboard

在心脏起搏治疗领域,如何让起搏更贴近生理节律、减少远期并发症,一直是临床探索的核心方向。我院心脏内科作为全国心血管领域的标杆学科,深耕生理性起搏技术,已成功开展巴赫曼束起搏超两百例,为患者提供了更优治疗选择,有效解决传统起搏技术引发的心房同步性差、并发症风险高等难题。

巴赫曼束是心房内关键的电传导通路,承担着左右心房电信号同步传导的重要功能。巴赫曼束起搏技术通过精准将起搏电极植入房间隔上部的巴赫曼束区域,模拟心脏自然电传导路径,实现左右心房同步激动——这一核心优势,正是其区别于传统右心耳起搏的关键。传统右心耳起搏虽操作简便,但属于非生理性起搏,易导致心房内及心房间传导不同步,延长P波时限,长期应用会增加房颤、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风险,尤其对本身存在心房间传导阻滞(窦性P波时限>120ms)的病窦患者,风险更高。

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心脏内科已形成了一套成熟规范的诊疗体系。术前,团队会通过详细检查评估患者心房结构、电传导情况,重点关注P波时限等指标,精准筛选适合巴赫曼束起搏的病例;术中,准确影像、损伤和起搏定位巴赫曼束解剖位点,配合特殊塑形的起搏导管,确保电极稳定植入,实现理想起搏参数;术后,通过长期随访监测患者心房同步性、心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优化治疗方案。

交流活动当天为4例病窦患者成功实施该手术,术后患者心房电-机械同步性改善,P波实现明显缩短,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充分验证了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手术过程中,两岸专家全程互动,就导管塑形、靶点定位、判断标准,参数优化等细节深入探讨,展现了高超的技术水准与默契的协作氛围。

from clipboard

此次巴赫曼束起搏的成熟应用,进一步拓展了生理性起搏的覆盖范围,为实现“心房+心室”全生理性起搏奠定基础。心脏内科团队还通过技术帮扶,助力多地、多家中心开展该项技术,推动创新技术惠及更广泛患者群体。除巴赫曼束起搏外,心脏内科团队还在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等心室生理性起搏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从技术突破到临床普及,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始终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用精准医疗守护心脏健康。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巴赫曼束起搏等生理性起搏技术的研究,开展多中心临床探索,优化技术流程,为更多心律失常患者带来符合生理节律的“心”希望,引领我国心脏起搏治疗向更高水平迈进。


作者:李国勇 徐原宁       编辑:袁婧 刘欢      来源:心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