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泌尿外科王坤杰教授团队4篇论文被欧洲泌尿外科协会指南引用 2021.07.28

近日,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发表了第一版《Urethral Strictures(尿道狭窄)》诊治指南,我院王坤杰教授团队共有4篇研究论文被该指南引用[1]。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成立于1973年,在世界泌尿外科的实践、研究、教育方面具有领导地位,出版包括 European Urology(2021 IF : 20.096)在内的泌尿外科顶级刊物,已有超过16000名医疗人员加入其中,其发布的指南也是泌尿领域公认的最高质量和水平的权威指南。

(我院泌尿外科王坤杰教授团队4篇研究论文被该指南引用)

在被引用的4篇文章中,有2篇为原创性临床研究成果。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王坤杰教授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多种尿道修复重建创新术式,并对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丰富手术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团队特有的临床研究成果。


01 尿道成形术手术切口的选择

第一篇临床研究对尿道成形术手术切口选择进行探索。自尿道成形术问世以来,经会阴部皮肤切口最常用的是两种手术切口,即倒U形切口和经会阴中线垂直切口,然而没有研究比较这两种尿道成形术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各指南也对切口选择的推荐莫衷一是,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由此,王坤杰教授团队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经会阴中线垂直或倒U形切口行尿道成形术的461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两种入路在尿道成形术的手术效果,结果发现尽管经中线切口和倒U形切口都有可能进入后尿道,但中线切口入路能显著减少会阴浅部和阴囊后部神经和血管的创伤,并与手术部位感染率(经会阴中线垂直切口:3.1% vs. 倒U形切口:16.4%)和住院时间缩短有关,因此认为经会阴中线垂直切口入路比经会阴倒U形切口行球部尿道成形术和后尿道成形术更安全。此外,王坤杰教授团队在四名遗体捐献者上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倒U形切口神经血管损伤主要为会阴或阴囊后血管皮支及会阴神经,而中线垂直切口损伤的神经血管分支较少,损伤范围也较小,并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证实倒U形切口的血管和神经比垂直中线切口大约多1.6-2.0倍,且两种入路的视野相似,进一步证实了大样本临床研究的结果。本研究设计研究严谨,论证翔实合理,为尿道成形术的手术入路方式选择提供指导性意见[2]。正因如此,该研究成果在EAU首版《尿道狭窄》指南的“6.3.4.2  Types of perineal urethrostomy”和“6.3.5.2.2.1 First urethroplasty for post-traumatic posterior stenosis”部分中被引用,据此指南建议:“(创伤后后尿道狭窄的首次尿道成形术中)应经垂直中线切口进入后尿道,证据等级:强烈”,清晰地解答了关于尿道成形术手术切口选择悬而未决的问题。

(王坤杰教授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及引用情况)


02 颊粘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入路的选择

第二篇临床研究则着眼于颊粘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背侧或腹侧入路的选择。在一期尿道成形术中,颊粘膜移植物已成为复杂尿道重建的重要修补材料。尽管如此,目前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比较经背侧成形或经腹侧颊粘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在一期尿道成形中的优劣性。2008年,Palminteri在European Urology杂志上首次报道证实了背腹双侧联合颊粘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在治疗48例球部尿道狭窄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3]。此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为全球第二家采用背腹双侧联合尿道成形术的单位,并首次探索了该术式在治疗阴茎阴囊交界处狭窄的效果[4]。王坤杰教授团队分析比较了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背腹双侧联合颊粘膜移植物前尿道成形术与单侧颊粘膜移植物前尿道成形术的77例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背腹双侧联合颊粘膜移植物前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阴囊连接部狭窄的成功率较单侧显著增高(88.9% vs 60.9%,p < 0.05)。该研究提示了背腹双侧联合颊粘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在前尿道狭窄,尤其是阴茎阴囊连接部狭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此类患者手术背侧或腹侧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提示意义。基于此,EAU在《尿道狭窄》指南的“6.3.1.2  Single-stage augmentation urethroplasty”部分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引用,并加以详细阐述。

(王坤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03 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

另有两篇被引文献为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第一篇研究比较了冷刀和激光治疗在尿道狭窄中的治疗效果。冷刀和激光治疗是尿道狭窄内镜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的优缺点仍然存在争议。王坤杰教授团队对激光与冷刀切开尿道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结果发现激光治疗的成功率为74.9% ,而冷刀治疗的成功率为68.5% (p = 0.004),且狭窄长度越短(< 1cm),成功率越高(p < 0.0001)。尿道狭窄的部位(球部和膜部)对激光组和冷刀组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影响,术后尿失禁、尿外渗、泌尿道感染亦无显著性差异[5]。该研究对尿道狭窄内镜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EAU在《尿道狭窄》指南的“6.2.1.2 Indications of “hot-knife” direct vision internal urethrotomy”及“6.2.1.3 Complications of direct vision internal urethrotomy”主体部分均有大篇幅详细阐述,并以表格形式介绍研究成果。

(王坤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另一篇研究对不同移植物在尿道狭窄成形术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王坤杰教授团队对背侧和腹侧游离移植物镶嵌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发现对球部尿道狭窄实施尿道成形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下尿道狭窄(87.4 vs. 77.6%, p = 0.019),使用阴茎皮瓣游离移植物镶嵌成形术从背侧入路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腹侧(84.7 vs. 74.7,p = 0.016),且使用颊粘膜成形的尿道通畅率明显高于使用阴茎皮瓣(88.1% vs. 79%;p < 0.001),对游离移植物尿道狭窄成形术的移植物种类及手术入路选择具有重要提示意义[6]。相关研究成果在EAU《尿道狭窄》指南的“9.3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afts”一节中有详细阐述。

(王坤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04 总结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由于手术难度大,精细程度要求高、病情易复发等特点,尿道修复重建亚专业一直被泌尿外科医师公认为泌尿外科最为挑战的亚专业方向之一。历经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修复重建亚专业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尿道狭窄疑难病例诊治中心,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泌尿外科修复重建联盟盟主单位。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修复重建学组副组长、中国泌尿外科修复重建联盟秘书长,王坤杰教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多项尿道重建的创新术式,重要成果“基于泌尿系组织修复与重建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创新与运用”于2010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泌尿外科学》及《泌尿系修复重建外科学》、《尿道修复重建外科学》《下尿路修复重建手术学》等多项专著。王坤杰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建立口腔颊部粘膜尿道背侧镶嵌补片成形术,治疗长段复杂性尿道狭窄,将长段尿道狭窄的手术成功率从普遍的 60%-70%左右,提高到93.1%;并通过建立粘膜外翻吻合技术治疗后尿道狭窄,使手术成功率从以往的80%左右提升到 96.6%,狭窄复发率从以往的 25%降到了 5.2%。此外,针对短段尿道狭窄,王坤杰教授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尿道狭窄腔内治疗,累计已施行该项治疗达 3000 多例次,取得良好效果,是全国开展该项治疗最早和最多的单位,在尿道狭窄诊治领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本次EAU首版尿道狭窄诊治指南对王坤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的引用,肯定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在尿道修复重建领域突出的学术贡献,彰显了该团队在修复重建领域的领先地位,填补了既往尿道狭窄指南领域的空白,给此类患者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带来了全新的指导性证据,为我国泌尿系统修复重建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提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修复重建领域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https://uroweb.org/guideline/urethral-strictures/

[2]Lin Y, Luo D, Liao B, et al. Perineal midline vertical incision verses inverted-U incision in the urethroplasty: which is better?[J]. 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2018, 36(8): 1267-1274.

[3]Palminteri E, Manzoni G, Berdondini E, et al. Combined dorsal plus ventral double buccal mucosa graft in bulbar urethral reconstruction[J]. european urology, 2008, 53(1): 81-90.

[4]Jiang J, Zhu Y, Jiang L, et al. Combined Dorsal Plus Ventral Double-Graft Urethroplasty in Anterior Urethral Reconstruction[J]. Indian Journal of Surgery, 2015, 77(3): 996-1000.

[5]Tao J I N, Hong L I, Jiang L,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aser and cold knife urethrotomy for urethral stricture[J]. 2009.

[6]Wang K, Miao X, Wang L, et al. Dorsal onlay versus ventral onlay urethroplasty for anterior urethral stricture: a meta-analysis[J]. Urologia internationalis, 2009, 83(3): 342-348.

作者:汪宇 马玉成 袁驰 编辑:史杰蔚 周亮 来源:泌尿外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