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 Institutes for Systems Genetics
作者:科研基地科编辑:科研基地科来源:科技部2021.09.15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研究生命与人类演化的重要分子遗传机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关键基因和基因组变异、人类疾病的分子遗传基础及其演化过程、卫生健康的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群体与分子机制,涵盖了系统遗传学、分子诊断设计、疾病多组学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等。

科室简介:

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Institutes for Systems Genetics2018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支持下成立,主要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与关键分子网络问题。研究院建有疾病基因和基因组演化研究室、转化医学信息学研究室和疾病蛋白组与代谢组研究室三大研究平台。团队结合平台优势,通过以研究复杂疾病的系统遗传与分子网络标记物为导向,建立系统的理论、数据库、模型和软件工具,进一步探索疾病的分子机制和基因网络、人类疾病的分子遗传机制演化以及个性化的医疗与健康管理。正在开展人类遗传分子网络图谱构建及临床应用跨组学复杂疾病深度表型与网络标志物理论模型构建等重大课题研究。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官网:

研究人员、研究方向简介

1)执行院长:

沈百荣 教授/博导: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00年转向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并先后任芬兰坦佩雷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同济大学教授、博导,苏州大学教授、校级研究中心主任。主持重大项目和基金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编英文著作6部、中文著作1部,教材2部,是国际转化生物医学信息学系列会议ICTBI的创始主席。

2)研究人员:

疾病基因和基因组演化研究室:

    邓成 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理事,中国神经学学会离子通道与受体分会理事,江苏省动物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等。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江苏省特聘教授(重点支持)、江苏省杰青、江苏省双创和创业南京英才计划等。

    陈又南 副研究员/硕导:澳大利亚Curtin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遗传因素,病理生理及其干预。主持 863 计划子课题,NSFC 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省科技厅国合项目等。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

    Jürgen Brosius 特聘教授:德国明斯特大学实验病理学研究所主任,国际著名分子遗传和演化生物学家。发表论文逾300篇,引用近2万次,h指数73。研究方向为RNA操作子遗传测序;基因表达质粒设计。

    Sandro Jose de Souza 特聘教授:巴西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大脑研究所生物信息学教授、生物信息学多学科环境中心主任,巴西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发表论文140余篇,引用3000多次,h指数32。研究方向为基因进化、癌症基因组学。

    孙倩 博士后: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起源和分子演化。

    郑华平 博士后: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PCR),自身免疫性疾病。

    陈海迪 博士后:研究GPCR和多肽激素的受配体协同演化和适应性演化。

疾病蛋白组与代谢组研究室:  

    程惊秋 教授/博导:华西医院国际合作卓越中心主任,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名誉院长。华西医院前科研副院长,负责国家科技部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课题以及华西医院1.3.5 高端人才项目等20余项,发文150余篇。研究方向为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演化,代谢性疾病的多组学研究。

    陆燕蓉 研究员/博导:四川省免疫学会理事长。主持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和863项目子课题各1项;主研国自然重点项目、973项目多项。发文40余篇,获专利3项(美国1项)。研究方向为灵长类动物代谢性疾病模型建立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胰岛移植和干细胞治疗。

    卢晓风 研究员/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主持NSFC面上项目6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美国1项)。研究方向为靶向生物技术药物。

黄伟 研究员/博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样本库主任,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生物样本与生物信息平台负责人,中西医结合中心/胰腺炎中心研究员,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任国际和亚洲胰腺研究小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联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h指数27),主持多项国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大科技课题。

 石毓君 研究员/博导:主要从事肝脏等重要组织损伤修复、移植和干细胞治疗等的基础与转化研究。担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移植病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和细胞移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6IF>10),获多项发明专利。

    刘敬平 研究员/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大学优秀科研人才。主要研究器官损伤的免疫代谢机制及其靶向治疗。发表论文30余篇(篇均IF>8),被引超2200次(h-index=29),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多项;主研科技部863、国家自然重点项目等;以第一/共同发明人申请或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

    杨浩 副研究员/硕导:华西医院杰出青年科学家培育计划入选者,从事蛋白质药物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主持NSFC面上和青年基金、省科技厅等项目。主研科技部973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美国1项)。

    龚萌 副研究员/硕导:主要研究慢性疾病的代谢调控、肿瘤转移与复发的分子机制以及以代谢组学数据驱动的治疗型生物纳米材料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

主持多项国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成都市转化医学项目。主研参与10余项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国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

杜丹 副研究员/硕导: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委员,中药制剂分会委员,四川省有机质谱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急性胰腺炎的代谢分子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多项发明专利。

 张勇 助理研究员/硕导: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谱技术与临床糖蛋白质组学。主要围绕蛋白质组及其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修饰)建立新技术新方法,并在重大疾病(如癌症、慢性肾病以及新冠肺炎)中进行基础应用研究。

张定坤 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四川省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基于生物纳米材料的代谢组学。发表SCI论文23篇,获授权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和院级科研项目,获北京市级奖励1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次并作口头汇报或墙报展示。

刘飞 博士后:研究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与治疗。

转化医学信息学研究室

沈百荣 教授/博导: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执行院长,转化医学信息学研究室负责人。研究方向:转化信息学、智能健康管理等。

 吴聪 副研究员/硕导: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医学应用。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等。

曾国军 副主任医师: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四川省医学会医学信息专委会副主委;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研究静脉血栓智能风险评估与预警、全程管理,人工智能疫情防控、互联网医疗等,在Head Neck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研发华西医院互联网医院华医通平台、华西厦门医院智慧医院筹建等项目。

    殷莉 主任医师/硕导:主任医师/硕导,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美国阿肯色儿童医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精神创伤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少年情绪与行为学组委员。

王爽 特聘研究员:杭州锘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IEEE高级会员,国际同态加密协会创始委员,四川省生物信息学会数据共享与安全分会副会长,多项国内国际隐私计算标准发起人,拥有多项国际国内专利。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iDASH全球隐私计算发起人。

 Mohammad Amjad Kamal 特聘研究员: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法赫德国王医学研究中心(KFMRC)的杰出兼职教授,并任约瑟夫·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在先知医学中的治疗应用主席团成员。发表约575篇论文,被引用超1万,H-index50。主研:药物治疗、神经疾病、代谢疾病、纳米技术和包括COVID-19在内的传染性疾病等。

Rajeev Kumar (alias: Rajeev K. Singla) 助理研究员从事化学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基础研究、自然产物、神经疾病、代谢疾病、包括癌症和数字健康领域研究。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副主编,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期刊学术编辑。H-index 17。累积IF95种出版物中达400分左右。出版了4本书,并参编9本书。

郑筱男 博士后:研究泌尿系肿瘤;肿瘤代谢和免疫;结合临床信息、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实验的探索肿瘤标记物、相关网络模型和通路。

李佳坤 博士后:从事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前列腺癌的生物信息学及转化研究;前列腺癌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张驰 博士后:研究脓毒症相关生物信息学模型构建与转化。

周毅 博士后:研究微生态与宿主疾病互作。

宗辉 博士后:研究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生物医学转化信息学、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

Amin Ullah 博士后:研究常见生殖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关的炎症生物标志物,以及研究生殖系统相关癌症相关的免疫治疗和药物。

特色平台

   疾病基因和基因组演化研究室

主要任务:当代医学基因组研究必须通过融合演化基因组、群体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理学、结构生物学等交叉学科,才能系统解析人类适应、疾病的遗传分子机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系统解决遗传疾病的分子机制及进化根源。具体任务如下:           

1.   利用全基因组、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各种组学技术鉴定致病基因;

2.   致病基因的功能分子机制及与环境的互作机制的研究;              

3.   多种致病基因是如何遗传和协同作用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

4.   利用致病基因和基因组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演化机制来实现精准分子医学治疗。   

    疾病蛋白组与代谢组研究室

疾病蛋白组与代谢组研究室致力于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学前沿技术在人类重大疾病中的研究应用。研究工作主要通过使用多种质谱分析技术,结合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手段,分析研究各类重大疾病的分子特征、发生机制以及分子演化,为疾病的精准分型、诊断预后、干预治疗等临床研究提供组学数据支持。本研究室将服务于医院精准医疗战略,与各临床科室、团队深度合作,培养和建立临床多组学研究人才队伍,促进我院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有力结合与共同进步。

    转化医学信息学研究室

主要任务:围绕疾病和遗传数据的隐私性、演进性、多测度性、异质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和临床科学问题,重建疾病动态演进分子网络、为疾病的精准诊疗和智能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学平台。具体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建立疾病生物医学数据共享与安全模型与平台,如疾病特有的本体、基于本体的数据共享模型和数据安全保护、建立系列疾病特有的数据库和知识库等;
2.  建立不同组学,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菌群组学、单细胞组学、生理表型组学和临床表型组学等各种组学特有的生态网络模型和数据分析平台;
3.  建立知识引导的生物医学和健康智能工程,促进信息学在慢病管理、分级诊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中的转化应用。




位置:成都市高新区新川路2222号成都前沿医学中心D5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A9/10

联系方式:028-61528681/028-6152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