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亚专业

负责人陈德才教授。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亚专业目前有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护理组长3名。开展骨质疏松症及代谢性骨病专病门诊,每周固定时间专家应诊。诊治病种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甲状旁腺疾病、维生素D缺乏症、成骨不全、大理石骨病、畸形性骨炎等常见或少见的骨病。建立了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除常规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外,也可开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介入治疗(椎体成形术、椎体球囊成形术)及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的康复训练。通过骨质疏松症“门诊-病房”双轨模式,普通患者可以通过门诊治疗得以康复,特殊、危急重症患者则住院治疗。目前华西医院内分泌科骨质疏松症门诊患者约9500人次/年,骨质疏松症住院患者约450人次/年。专业的护理团队针对骨质疏松住院患者制定了专业的骨质疏松防治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案,进一步完善了骨质疏松患者长期规范化管理的流程。

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亚专业于2003年发起并成立了以内分泌科、骨科、老年病科、放射科、中医科、康复科的相关人员为主体的骨质疏松症医疗教育中心,以促进我院实现多学科交叉、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为基本任务。该中心建立了完善的会诊和转诊机制。患者在内分泌代谢科完善疾病的诊断和相关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可转诊至骨科完成骨折的处理,部分存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可由介入科医师进行介入治疗,需要康复训练的患者可进一步于康复科制度康复计划。2003年起我科联合介入治疗科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至今约完成椎体成形术1000余例(近2000个椎体)。创新性建立骨质疏松症的阶梯式筛查和双向转诊模式,在四川省内构建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疗协作中心,协助各级医院建立骨质疏松专科门诊、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诊治的医疗中心,促进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规范化诊疗。项目成果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13个单位应用,累计惠及数万例患者。本项目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国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诊疗现状,显著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与肾内科、甲状腺外科等科室合作,开展慢性肾脏病患者骨病及钙磷代谢的异常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门诊部开设了甲状腺疾病MDT门诊,不但解决了临床问题,也促进了科研的发展。

我科设有骨密度室,引入目前最为先进的GE Lunar骨密度,可进行骨密度和全身体成分的检测。影像学方面,医院可开展同位素骨显像、MIBI甲状旁腺显像、定量及核磁共振等检查。实验室检查方面,华西医院检验医学科可开展PTH、25羟维生素D、骨转换标志物包括CTX、B-ALP和血清骨钙素等骨代谢相关检验项目,为骨质疏松和代谢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随访提供了保障。

 教学方面,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亚专业一直致力于针对从医学生到高级医护人员的教学工作。

(1)定期举办骨质疏松与代谢骨病医生沙龙活动,针对国内外骨质疏松与代谢骨病学科专业知识的新进展、新技术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病案分析等;

(2)在医院内科学年会和内科晨读中讲解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促进院内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

(3)派出相关人员参加国际会议、全国会议或学习班,了解目前骨质疏松领域的发展和动态;

(4)举办全国骨质疏松症高级研习班,培训各级医院中高级职称的专科医师推动学科的地区发展。

(5) 每年接受两批四川省内外骨质疏松和骨代谢亚专业进修医生,为期半年到一年,为各地输送了大量骨质疏松专科人才。

科研方面,本中心积极开展临床与基础方面的研究,并与国际高水平团队进行合:

(1)华西医院骨质疏松中心聘请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Meryl LeBoff和芬兰Jyväskylä大学教授程蜀琳为我院客座教授,并定期回国讲学,进行科研合作;中心也派出人员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和Jyväskylä大学进行培训学习;

(2) 余希杰教授担任内分泌代谢实验室主任,建立并主持骨结构及代谢性骨病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3) 多次参与和负责国家级抗骨质疏松新药临床验证工作。

(4) 联合省内不同地区数家医院进行四川地区维生素D水平和骨骼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

(5) 每年培养骨质疏松及代谢性骨病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名

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亚专业工作成果显著。2009年被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医师协会遴选为“全国骨质疏松症培训与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全国4个基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市六医院、上海市华东医院);2011年被遴选为卫生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质量控制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共9家医院参与起草,西部地区唯一,且排名第二);2012年被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骨质疏松症诊断和质量控制标准示范基地”(全国共11家医院,西部地区唯一)。

该亚专业成员在国内及省内有很高的学术地位,陈德才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学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前任及候任主任委员。卢春燕副主任医师担任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成都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王覃副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团队成员的学术及临床水平广受骨代谢领域内专家好评。团队作为主要执笔人牵头起草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并参与编写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数个重要及专家共识,体现了团队在全国的学术影响。

科研业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际合作纵向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卫计委专项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及重点项目2项,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COA骨骼疾病基础研究奖1项。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