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对不住我妈妈,成天担心我们夫妻二人不说,还总一个人带着我俩2岁的宝宝。”微信那头,原本思路清晰、口齿伶俐的四郎巴珍一度哽咽无话。平复一瞬后,她坦言,“谁会不想回家?我恨不能马上一举歼灭疫情、病患恢复健康、同事正常作息,自己也能照顾咿呀学语的儿子,让身患高血压的年迈母亲少操些心。”这位从业十年的90后护士,丈夫也是该院耳鼻喉科的一名医护人员。
自疫情发生以来,巴珍始终坚守岗位、日夜奋战一线,没回过家、没接过娃、没见过丈夫,传染病区副主任杨建蓉对她如是评价:“巴珍和科室娃娃些一样,都是嘴上‘念家’。真轮到外出接病患、进隔离区看顾病人,越是急难险重的活路,越是争先恐后抢到上。”
——序
近日,甘孜藏族自治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道孚县乃至整个甘孜州确诊和疑似病例数不断攀升。我院医联体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是甘孜州定点救治医院,党委书记石锐及副院长吴丹、肖军作为我院外派管理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华西人的担当。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风景秀美的同时地处偏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医疗服务人员相对缺乏,防控物资更是极度匮乏。
2月16日,从疫情开始就守在医院部署全局的石锐书记没有停歇,带队支援甘孜疫情最重的道孚,肩负起道孚县医院和道孚县中藏医院抗击疫情的统筹管理。第一时间统筹调配物资,第一时间做全院培训和演练,第一时间腾空病房,第一时间全院拉网筛查,高效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支撑医疗救治工作的规范开展。
1月23日,色达发现第一例武汉籍疑似病人。1月24日大年夜和初一上午,肖军副院长连续统筹传染病房27个患者转移,了解患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自此,他便坚守在传染病院日夜守护20余名新冠患者,先后通过5G远程会诊平台,邀请省救治专家组及我院会诊70例次,指导色达、道孚、稻城、九龙、甘孜等地会诊54例次。
做好院区封闭式管理、强化院内防控、安排核酸检测、做好宣传工作是吴丹副院长的主要工作。期间,对外发布新闻52条,对内67条,专题报道24篇,央视新闻3条,其他类别报道33条,完成上百份会议纪要。信息在极具民族特色的甘孜是连接百姓和政府及医院的重要纽带,吴丹副院长细致审核每一条新闻、每一篇报道,将医院和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自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在州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先后从色达、道孚、稻城等地远程转运21名患者;先后派出21名医护人员前往色达、道孚支援;紧急运送呼吸机、床旁超声、血气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支援道孚;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为全州新冠肺炎患者及时规范的医疗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疫情爆发以来,我院派出的管理干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安神定志,一心赴救。他们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而是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未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志士,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医者。
华西派驻甘孜管理团队将与当地医院广大干部职工,同力协契共促甘孜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心满意的保障,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州”,为健康甘孜,健康四川,健康中国做出新的贡献,探索出民族地区医联体合作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