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承办“深地微生物与生命健康”研讨会 2021.06.23

6月17-18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我院深地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深地微生物与生命健康”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中国科学院王成善院士,我院程南生副院长以及中国地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前沿交叉领域知名学者及同仁60余人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参会。会议由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万学红常务副院长主持。

会上,程南生副院长介绍了华西深地医学的背景,同时代表医院全体领导班子表示对深地医学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

王成善院士表示,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探讨地球微生物如深地、深海微生物与人体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科学意义及应用意义,希望此次会议能凝练出思路、实施方案及创新点,促进跨界学科交流,找到结合点并力求申请深地相关交叉学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董海良、王红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张晨虹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潘磊研究员,中科院青藏所刘勇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刘翠艳研究员,厦门大学张锐教授,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群、徐恒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李雨庆教授,我院陈蕾、程伟、李红、刘吉峰教授等多位专家进行了累计15场的专题学术报告,围绕“深地生物圈与生命健康”的跨界学术交叉,探讨深地微生物与人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时空变化规律,为未来进一步探索深地医学研究发展方向及应用方向提供了指导意义。

最后,与会专家就王成善院士提出的要求,对下一步计划进行了激烈讨论。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万学红常务副院长再次对参会的各位院士、领导及专家表示衷心感谢,指出了研究特殊环境下的微生物种群、功能、进化及代谢等对响应国家战略开发地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强调了开展深地医学研究的迫切性、必要性及重要性。

此次“深地微生物与生命健康”的跨界学术交叉研讨会,将进一步促进跨学科交流,推动深地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创新。


背景资料:

王成善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科联联合古陆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463和555项目主席,两个国家“973”项目和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首席科学家。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55项目第一负责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ICDP-CHINA)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陆地壳和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463项目主席、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地科联(IUGS)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中国科协“中国青年科技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技奖)。

随着深地开发的加快推进,人类面临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利用深地空间的问题,需要系统审视和研究地下空间对人类健康及对生命规律的影响,发展深地医学是应对未来发展的多学科融合新领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18年3月正式成立了深地医学研究中心,谢和平院士任荣誉主任,李为民教院长中心主任,万学红教授任中心执行副主任。

2018年,我院与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吉林的深地医学实验室(海拔-1470米)和地面对照实验室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正在增加4个地下深井观测点(海拔-260米、-690米、-870米、-1270米)。2019年1月,我院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锦屏(CJPL)地下隧道的独特地质空间,将在埋深1000米、1500米、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2400米辅引洞,建设深地医学生命观测平台。目前,团队已经发表了包括国际环境与健康权威杂志《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7.29分)在内的一批研究成果,并获得国际深地实验室生物学协作组(DULIA-bio)等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深地医学着力探索“深地”与“健康”的内在关联,必将拓展深地资源探测开发内容,为地下空间合理利用提供生命健康和减灾防灾数据,服务国家战略开发地下资源大局,为人类未来超前部署地下空间移居、宜居计划提供战略储备技术与卫生健康保障支持。

作者:成娟 编辑:史杰蔚 周亮 来源:科研基地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